| (B) |   1. | 
關於譫妄(delirium)的敘述,下列何者為非?
 | 
| A. | 潛在身體疾病經常是造成譫妄的主要原因 | 
| B. | 投予抗精神病藥是治療譫妄的必要步驟 | 
| C. | 有研究顯示譫妄的發生與日後個案的死亡風險相關 | 
| D. | Benzodiazepine也是藥物治療譫妄的選項之一 | 
| E. | 提供安全的照護環境也是處置譫妄不可或缺之一環 | 
|   | 
| (E) |   2. | 
下列何者不是美國精神醫學會頒布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修訂第四版(DSM-IV-TR)所定義的恐慌發作(panic attack)症狀?
 | 
| A. | 心悸(palpitation) | 
| B. | 胸悶(chest pain) | 
| C. | 噁心(nausea) | 
| D. | 頭暈(dizzy) | 
| E. | 口乾(dry mouth) | 
|   | 
| (E) |   3. | 
關於邊緣性人格疾患(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的描述,下列何者為非?
 | 
| A. | 個案可能因為反覆性的自殺行為而出現在急診 | 
| B. | 個案對於人際關係十分敏感,特別害怕被其所依賴的人遺棄 | 
| C. | 新一代抗精神病藥可以做為輔助治療的選項 | 
| D. | 辨證式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被證實對此類病患有療效 | 
| E. | 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是邊緣性人格疾患的首選治療方式 | 
|   | 
| (B) |   4. | 
關於慢性非癌症疼痛(chronic non-cancer pain)的藥物治療,下列何者為非?
 | 
| A. | 在眾多抗憂鬱藥當中,三環抗憂鬱藥的文獻證據最為充足 | 
| B. | 目前證據顯示「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要比「選擇性血清素及新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SNRI)有更好的止痛效果 | 
| C. | 抗癲癇藥物例如carbamazepine, gabapentine, 以及pregabalin等,也被證實對慢性非癌症疼痛有療效 | 
| D. | 投予三環抗憂鬱藥時須注意姿勢性低血壓以及心律不整等副作用 | 
| E. | 局部塗抹辣椒素(capsaicin)也被證實對慢性非癌症疼痛有療效 | 
|   | 
| (E) |   5. | 
關於自殺下列何者為非?
 | 
| A. | 曾經自殺未遂的個案,日後不幸死於自殺的風險較一般人高 | 
| B. | 一般而言男性自殺身亡的風險比女性高 | 
| C. | 一般而言女性自殺未遂的風險比男性高 | 
| D. | 在台灣年齡層越高自殺風險越高 | 
| E. | 50%左右的重度憂鬱症的患者最終會死於自殺 | 
|   | 
| (E) |   6. | 
下列何種藥物並非一般用於協助病患戒除菸癮(nicotine addiction)的藥物?
 | 
| A. | Varenicline | 
| B. | Bupropion | 
| C. | Clonidine | 
| D. | Nortriptyline | 
| E. | Fluvoxamine | 
|   | 
| (A) |   7. | 
關於重度憂鬱症的治療,下列何者為是?
1.抗憂鬱藥物的選擇常以副作用作為考量的依據
2.從藥物開始投予到療效顯著需要四至六週
3.對於每一種抗憂鬱藥物而言都大約有30%至40%的患者療效不佳
4.病情穩定或痊癒(full remission)後應立即停藥以防副作用
5.抗憂鬱藥物的代謝並無明顯的種族差異。
 | 
| A. | 1+2+3 | 
| B. | 2+3+5 | 
| C. | 1+3+5 | 
| D. | 3+4+5 | 
| E. | 1+4+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