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   1. | 
台灣地區夏天登革熱疫情增溫,病例數快速上昇,下列關於登革熱的描述,何者最不適當?
 | 
| A. | 登革病毒為黃病毒科(Flaviviridae),為RNA病毒,盛行於鄰近赤道區域,包括中南美洲、東南亞及非洲 | 
| B. | 在台灣,登革熱主要的傳染病媒為白線斑蚊及埃及斑蚊。埃及斑蚊多分佈在南部,喜歡棲息在室內;白線斑蚊全島分佈,喜歡棲息在室外。 | 
| C. | 登革休克症候群原因為病人出現血漿滲漏導致血壓下降,即使早期給予病患適當的靜脈輸液及支持性治療,登革休克症候群之死亡率仍有40%~50%。 | 
| D. | 檢驗登革熱可測病人血清登革病毒特異性IgM陽性或IgG抗體陽轉或有4倍上升確診。 | 
| E. | 登革熱病毒分為4種血清型,感染血清型第一型後再感染第二型病症最為嚴重。 | 
|   | 
| (B) |   2. | 
梅毒為由梅毒螺旋體所引致之一種性傳染病,以下敘述,何者最不適當?
 | 
| A. | 治療首選為Penicillin,若病患為Penicillin過敏時,可改用Doxycycline治療 | 
| B. | 胎兒先天性梅毒大多源自梅毒螺旋體在胎兒出生通過產道時傳染 | 
| C. | 葡萄膜炎(Uveitis)為梅毒在眼睛感染可見的表現 | 
| D. | 隱性(latent)梅毒是指梅毒進入完全無臨床症狀的時期。早期隱性梅毒為感染後未超過1年之無症狀期,病患仍具較高傳染性;晚期隱性梅毒則指感染超過1年之無症狀期,傳染力較弱 | 
| E. | 早期先天性梅毒臨床症狀似後天性二期梅毒,而晚期先天性梅毒典型症狀為梅毒腫、間質性角膜炎、耳聾、Hutchinson氏齒等 | 
|   | 
| (C) |   3. | 
一位32歲男性於10天前至陽明山遊玩,2天前開始出現發燒、頭痛、鼠蹊部淋巴腺腫,皮膚出疹,並於腹股溝下緣發現有一焦痂病灶(如圖),此時下列何種診斷及治療是最錯誤的?
 | 
| A. | 此為Scrub typhus,病原體為Orientia tsutsugamushi。 | 
| B. | 此病原是由恙蟲(chigger)叮咬所引起;秋天最常見,診斷可利用血清免疫反應(IFA)或PCR診斷。 | 
| C. | 潛伏期為6至21 天,超過90%患者臨床症狀會出現此焦痂病灶及皮疹。 | 
| D. | 治療可用doxycycline 100mg Bid治療7-15天。 | 
| E. | 若病患對doxycycline過敏,可以使用azithromycin 500mg QD三天治療。 | 
|   | 
| (D) |   4. | 
下列何者抗菌藥物屬於懷孕分類Category B可以適合孕婦使用?
 | 
| A. | Aminoglycoside | 
| B. | Fluoroquinolone | 
| C. | Clarithromycin | 
| D. | Erythromycin estolate | 
| E. | Sulfonamide | 
|   | 
| (E) |   5. | 
下列抗菌藥物之副作用配對,何者為非?
 | 
| A. | Aminoglycosides - 8th Cranial nerve toxicity | 
| B. | Clindamycin - Clostridium difficile colitis | 
| C. | Levofloxacin - 心電圖 QTc prolongation | 
| D. | Metronidazole - 與Alcohol併用引起Disulfiram reaction | 
| E. | Macrolides - Renal toxicity | 
|   | 
| (E) |   6. | 
下列有關Listeria monocytogenes之敘述,何者錯誤?
 | 
| A. | 兼性厭氧,習慣於較冷環境存活的格蘭氏陽性桿菌。 | 
| B. | 懷孕婦女、器官移植病患和人類免疫不全病毒感染患者是感染高危險群。 | 
| C. | 接觸及食用汙染的食物是主要感染途徑。 | 
| D. | 首選治療藥物是ampicillin,對於ampicillin過敏者可優先選擇trimethoprim-sulfomethoxazole(TMP-SMX)治療。 | 
| E. | 若為腦膜炎個案可使用IV Ceftriaxone 2g Q12H治療。 | 
|   | 
| (D) |   7. | 
下列抗菌藥物何者非主要經由腎臟代謝,故不需依腎功能調整劑量?
 | 
| A. | Cefazolin | 
| B. | Levofloxacin | 
| C. | Penicillin | 
| D. | Metronidazole | 
| E. | Vancomycin | 
|   | 
| (D) |   8. | 
有關肺結核(Tuberculosis)之敘述,下列何者為正確?
(1). 初感染之後,一般人終其一生體內結核菌再度活化而發病的機率約為5~10%,其中約有一半是在感染後的前五年發病,而以第一年的危險性最大。
(2). 經由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為重要的診斷依據。
(3). 再活化肺部感染疾病(reactivation)好發於肺尖(apical)及肺上葉(upper lobes)  之前節(anterior segments)。
(4). 當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時,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結果加上病人的臨床症狀,做為肺結核的臨床診斷依據。
(5). 發燒、夜間盜汗及體重減輕是肺結核常見的症狀,約有50%~60%的肺結核個案會出現咳血。
 | 
| A. | (2)+(3)+(4)。 | 
| B. | (1)+(3)+(5)。 | 
| C. | (3)+(4)+(5)。 | 
| D. | (1)+(2)+(4)。 | 
| E. | (1)+(2)+(3)+(4)+(5)。 | 
|   | 
| (D) |   9. | 
一位40歲女性,颱風過後於家中清理淤水,一週後出現發燒,頭痛,全身痠痛,食慾不振,送醫院後,發現眼結膜充血,且有黃疸和急性腎衰竭,下列診斷及處置,何者正確?
(1) 優先考慮鉤端螺旋體病(Leptospirosis)。
(2) 診斷主要依據細菌培養及PCR。
(3) 首選治療藥物可使用Penicillin。
(4) 重症者可使用Ceftriaxone治療。
 | 
| A. | (2)+(3)+(4)。 | 
| B. | (1)+(2)+(4)。 | 
| C. | (1)+(2)+(3)。 | 
| D. | (1)+(3)+(4)。 | 
| E. | (1)+(2)+(3)+(4)。 | 
|   | 
| (B) |  10. | 
以下關於狂犬病的相關描述何者為正確:
(1) 致病原Rabies virus是一種RNA 病毒,為 Lyssavirus 屬。
(2) 狂犬病為第一類法定傳染病,應於24小時內通報。
(3) 人類感染之潛伏期約為 3週至3個月,發病時會有焦慮、頭痛、發燒、咬傷部 位異樣感、恐水、肌肉麻痺、抽搐等腦炎症狀,最後因心肺或多重器官衰竭而導致死亡。
(4) 當疾病的症狀一旦發展出來時,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將致死率降至60%。
(5) 旅遊到菲律賓、越南、印度、泰國等國家,建議接受暴露前預防三劑狂犬病疫苗。
 | 
| A. | (1)+(2)+(4) | 
| B. | (1)+(2)+(3)+(5) | 
| C. | (2)+(3)+(4) | 
| D. | (3)+(4)+(5) | 
| E. | (1)+(2)+(4)+(5) | 
|   | 
| (D) |  11. | 
在下列關於肉毒桿菌的敘述何者錯誤?
 | 
| A. | 革蘭氏陽性,極厭氧之產孢桿菌,毒素是其致病因子。 | 
| B. | 以食因型肉毒桿菌中毒最為常見。通常在食入受毒素污染的食物後,約12 至 36小時後發病。 | 
| C. | 頭頸部的神經症如視力模糊或複視、眼瞼下垂、顏面神經麻痺、吞嚥困難及講話困難等。 | 
| D. | 嚴重病人送到急診主要呈現代謝性酸血症,治療以intensive care和抗毒素為主軸。 | 
| E. | 第四類法定傳染病,發現個案於24小時內通報疾管署。 | 
|   | 
| (A) |  12. | 
有一位45歲男性病人,因發燒及下肢軟組織感染而至急診處就診接受傷口清創,感染病灶之膿液培養長出社區型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下列何種口服藥物最不適合用於治療此病人?
 | 
| A. | Ciprofloxacin | 
| B. | Fusidic acid | 
| C. | Linezolid | 
| D. | Sulfamethoxazole/ trimethoprim | 
| E. | Doxycycline | 
|   | 
| (E) |  13. | 
有關新型流感H5N1及H7N9 流感病毒感染之敘述,下列何者為非?(1) H5N1具有對人類下呼吸道細胞α2,3-linked sialic acid接受器結合之能力,易造成急性肺損傷 ;  (2) H7N9具有對人類呼吸道上皮細胞α2,6-linked sialic acid接受器結合之能力; (3) H5N1與H7N9流感病毒皆曾在中國大陸發生人傳人群突發流行; (4) H5N1與H7N9流感病毒皆對於鳥禽類為高致病性及高致死率感染; (5) H7N9與H5N1大部份病毒株對現行藥物neuraminidase inhibitor(如oseltamivir)具有感受性,而對amantadine則具有抗藥性。
 | 
| A. | (2)+(4)+(5) | 
| B. | (3)+(4)+(5) | 
| C. | (1)+(2)+(3) | 
| D. | (1)+(3)+(5) | 
| E. | (2)+(3)+(4) | 
|   | 
| (C) |  14. | 
在台灣,下列疾病與抗生素治療選擇之組合中,何者是恰當之治療選擇?(1) Actinomycosis - Cephalexin ;  (2) Nocardiosis -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 (3) Listeria monocytogenes infection - ceftriaxone ; (4) Cat-scratch disease - azithromycin ; (5) Legionellosis - Azithromycin
 | 
| A. | (1)+(2)+(3) | 
| B. | (1)+(3)+(4) | 
| C. | (2)+(4)+(5) | 
| D. | (3)+(4)+(5) | 
| E. | (1)+(4)+(5) | 
|   | 
| (E) |  15. | 
下列有關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病毒感染或預防的敘述,何者正確?  (1) 此病毒為雙股DNA病毒,初次感染途徑主要為呼吸道傳播; (2) 初次感染後潛伏在脊髓背根神經(dorsal root ganglia),易復發於胸椎至腰椎皮節; (3) 大於60歲者,若接受VZV疫苗,可減少帶狀皰疹的發生及減輕皰疹後的神經疼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4) 對於嚴重免疫不全患者(如器官移植患者),發生水痘或帶狀皰疹皆應治療,靜注Acyclovir可降低內臟侵犯之合併症; (5) 帶狀皰疹神經痛很難治療,若要使用類固醇,則應同時用抗病毒藥。
 | 
| A. | (1)+(2)+(3) | 
| B. | (1)+(2)+(4) | 
| C. | (1)+(2)+(5) | 
| D. | (1)+(2)+(3)+(4) | 
| E. | (1)+(2)+(3)+(4)+(5) | 
|   | 
| (D) |  16. | 
一位38歲台商自大陸返台後,發現HIV感染及肺部感染M. tuberculosis, CD4檢查為100 cell/mm3,下列敘述何者正確?(1) 除立即投與抗結核藥物外,亦應同時開始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  (2) 患者此時已是AIDS ; (3) 立即投與抗結核藥物,並將患者轉至負壓隔離病房; (4) 患者需儘快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改善免疫系統; (5) 患者先接受至少6個月抗結核藥物治療後,才能開始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
 | 
| A. | (1)+(2)+(3)+(4) | 
| B. | (1)+(3)+(4) | 
| C. | (2)+(3)+(4) | 
| D. | (2)+(3) | 
| E. | (2)+(3)+(5) | 
|   | 
| (C) |  17. | 
有關伊波拉病毒感染何者錯誤?
 | 
| A. | 初期症狀為突然出現高燒、嚴重倦怠、肌肉痛、頭痛與咽喉痛等,接著出現嘔吐、腹瀉、皮膚斑點狀丘疹與出血現象。重症者常伴有肝臟受損、腎衰竭、中樞神經損傷、休克併發多重器官衰竭。 | 
| B. | 傳染源主要為果蝠 | 
| C. | 主要透過接觸傳染,人與人之傳染是因直接接觸到被感染者或其屍體之血液、分泌物、器官、精液;或是間接接觸被感染者體液污染的環境而感染,且常見有空氣微粒(aerosols)傳播案例。 | 
| D. | 醫護人員被感染之情況在非洲頗為常見,主要是因為醫護人員照顧病患時未遵守適當的防護措施(如洗手、配戴標準防護裝備等)。 | 
| E. | 伊波拉病毒目前 (up to March 2015) 尚無確定有效人用疫苗可供預防接種。 | 
|   | 
| (B) |  18. | 
有關流感重症好發對象和社區感染肺炎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1) 流感重症好發於出生到4歲的兒童; (2) 流感重症好發於孕婦;  (3) 流感重症好發於65歲以上有慢性心肺疾病者; (4) 社區感染肺炎由肺炎鏈球菌造成者年齡愈大發生率愈高,而非典型肺炎(黴漿菌、披衣菌和退伍軍人菌)則好發於小孩; (5)造成嚴重社區感染肺炎主要致病原是肺炎鏈球菌和退伍軍人菌。
 | 
| A. | (1)+(3)+(4)+(5) | 
| B. | (1)+(2)+(3)+(5) | 
| C. | (1)+(2)+(3)+(4) | 
| D. | (2)+(3)+(4)+(5) | 
| E. | (1)+(2)+(3)+(4)+(5) | 
|   | 
| (C) |  19. | 
以下有關抗微生物製劑之副作用,何者錯誤?
 | 
| A. | Vancomycin靜脈注射若太快可能導致Red man syndrome | 
| B. | Fluoroquinolones若用於使用抗心律不整藥物的患者或電解質不平衡者,應留意QTc延長之不良反應。 | 
| C. | 降低aminoglycoside腎毒性的方式是採一日多次劑量給予。 | 
| D. | Amphotericin B最主要的副作用是腎毒性,每次輸注前各給予500ml生理食鹽水及減緩輸注速度可降低副作用。 | 
| E. | Terbinafine用於治療甲癬,有時造成嚴重藥物性肝炎,對於肝腎疾病患者應避免使用。 | 
|   |